MIB公司管理委员会的高层主管们做出了一个战略决定,要大力发展网络交易部门的业务。1990年代后期正是新兴的网络股票交易券商跑马圈地、竞争市场份额的时期。随着以高科技股票为主的股市泡沫愈演愈烈,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自己是炒股票的高手,他们放弃传统的理财服务,纷纷在交易佣金十分低廉的网络股票交易券商那里开账户,想亲自尝一尝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的滋味。在市场上经验老道的施奈德把这种现象比喻为“大街上的剃头匠也想冒充外科手术医生,就因为手中也握着一把刀”。
MIB公司想把它网络交易服务的市场份额扩充成为同行业中的前几名,具体实行的措施除了增加广告量的投入、提升交易平台的技术水准、和适度地削减佣金给竞争者以压力之外,还打算先从内部着手,把公司里数量众多的传统账户中的一部分转换成网络交易账户。这项任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费时费力,因为首先得把公司几乎所有客户的账户都审察一遍,从中找出自发交易频繁、有放弃传统理财服务倾向的账户,然后打电话或约见客户去劝说他们同意开始网络交易。公司为了尽快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从各个部门抽调精力充沛的人力资源去支援证券经纪部门和网络交易部门的工作。许文平本来就有从公司账户的资料库中比较各种投资策略优劣的打算,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主动向施奈德要求参加这项工作,施奈德也想让文平了解证券经纪部门的运作,就同意了文平的请求。
在之后的两、三个月里,文平调阅了上千名公司客户的账户交易记录,从他人的实际交易历史和结果中悟出了一些在投资上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完成了辅助证券经纪部门和网络交易部门的工作后,文平觉得还有必要继续这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程,于是他问在网络交易部供职的娜塔莉是否有可能让他查阅公司更多客户的交易记录,娜塔莉说当然可以。后来,文平就经常在下班后和周六的时间里在娜塔莉的工作电脑上不知疲倦地重新体验一个又一个账户的实战交易历史,让他对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的投资策略有了近乎切身的体验和领悟。
比如说,文平知道最终赚了大钱的账户有这样几种类型,一类就是长年累月地把资金持续地投入到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后来这家公司经营得非常成功、股价翻几倍甚至十几倍,或者最后被大企业收购了,这种账户的持有人非得对公司的情况非常了解,不然无法在多年来股价的起起伏伏中始终保持信心坚持投资。另一类是多年来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股票,开始时每只股票上投入的资金都很有限,有些股票价格没涨起来,就不再买了,有的股票涨起来了,就继续增资购买,如此这般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剩下的都是经营规模扩大数倍的、成功的企业股票,有趣的是,这类股票中经营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品的公司尤其多,比如某个账户在百事可乐公司的股票上赚了几百万美元的利润。
还有一类账户似乎对金融市场的大趋势有格外精准的把握,什么时候该买债券、他就买债券,什么时候该买股票、他就买股票,什么时候该持有现金、他就持有现金,文平对这个账户的持有人非常佩服,这让他想起之前在投资研讨会上遇到的那个资深的投资经理,他所做的就是每个季度把客户的资金按照比例分配到不同的资产上去,之后就不用管了,该涨的就涨起来了。记得他曾经对文平说过,等文平能够忍得住几个月不做交易的时候再去找他,文平决定将来一定找个机会去拜他为师,学到他的理财真经。
在几千个账户中,最终能赚钱的是少数,大多数账户最终都免不了赔钱的结局。赔钱的账户里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频繁交易、为券商打工;做短线追涨杀跌;卖掉赚钱的股票、守住被套牢的股票;出卖期权赚小钱、赔大钱;买卖高风险的期权、期货、和外汇;使用高融资杠杆、借债炒股等等,总之越短视的越没戏。在做短线的账户中,也有极少数能够赚钱的,那几个账户的共同特点就是程式化操作,并且纪律性非常强,该进该出的时候都按照规矩办,毫不含糊。
文平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研究了几千个账户的交易历史之后,最后练就了这样一个本事,就是看看某个账户的交易模式就大致知道最后的结果是赚还是赔,文平觉得自己在学会投资赚钱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故事里的人物、公司、和其它名称都是虚构的,如果有重名的情况纯属偶然。)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