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更新一下2012年黄金的目标价格

今天,美国大银行里虚拟黄金(paper gold)市场的庄家们又一次故伎重演,把黄金价格从高到低打下来大约100美元。



试想一下,如果每天的金价只是由实物金条的实际交易价格定出来的话,黄金价格的波动率会是如此之高吗?显然不会。所以黄金市场的庄家们为了捍卫美元纸钞薄如一层纸的信用度而操纵虚拟黄金价格、让金价波动如此之大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吓跑心虚胆小、hold 不住黄金仓位的人罢了。

如今就连不晓得黄金作为价值储藏物的货币性质的巴菲特,当他的控股公司的一名股东向他提问“在无限量印刷的美钞和黄金之间选择哪个”的时候,他也不得不避重就轻地回答他绝不会选择美钞,当代股神甚至连直截了当地说出黄金的勇气都没有。

Warren Buffett May Know Value, But He Doesn't Know What Money Is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即使是金价一天100美元的跌幅也丝毫影响不了黄金长期上涨的大趋势。因为在人类货币的历史上,没有实物作为后盾的纸币很少有能撑过100年的,美元从1971年彻底脱离金本位至今只过去了40年,现在就已经千疮百孔、破绽百出了(贬值了98%)。

黄金过去三年的价格



我在“2012年黄金的目标价格”中曾非常保守地估算出1680美元的价格,它在2012年的第一个月就已经被突破了。

现在如果假定在2012年开始前的几天里1522美元的黄金价格就是今年的最低价位,按照20%的黄金价格“年度最大波动幅度”值计算,2012年的目标价格可能会达到1826美元(1522美元*1.20)。如果按照过去三年23.5%的最低黄金价格“年度最大波动幅度”值计算,2012年的目标价格甚至可能达到1880美元(1522美元*1.235)。

所以当黄金市场的庄家们把虚拟黄金的价格打压下来时,只不过给知道黄金到底为何物的投资人又一个逢低买进、在不久的将来获利的机会就是了。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让资本十年内翻十倍的方法

最近温州商人林春平收购了一家美国负债银行,这标志着中国民间商人从实体企业经营走向海外金融资本运作的第一步。

温州富商买下美国负债银行 声称再买五六家

的确,欧美国家很久以前就进入了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时期,和投资企业、房地产、农田之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的活动相比,如果能集中资金控股一家小银行是能让资本翻数倍的好办法,况且美国的任何一家大小银行都有FDIC的担保,这样就和美国政府联手站在一边了。

林春平的投资方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要想把资本在十年内翻十倍必须得使用融资杠杆,可是像一般投资人那样凭借自己的本钱去杠杆化却是不够聪明而且高风险的做法,更好的办法是像林春平那样,控股一家美国小银行,这样十倍的超低息资金就有了(巴菲特始终坚持收购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股份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据媒体报道,林春平就想把散户存款人的钱集中起来转存到大银行去赚一点利差,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低息资本去获利的好办法。

 假如是我的话,我就会按照“ETF投资系统”去做资产分配,用银行的部分资金去稳稳当当地赚到平均每年5-10%的回报率,减去不到1%的银行融资成本,再加上几倍的融资杠杆,一年可能有百分之几十的资本收益率(return-on-equity),这与现在美国小银行6%(好年头时10%左右)的资本收益率相比,已经是相当出类拔萃的了。

美国小银行的资本收益率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Monday, February 27, 2012

比巴菲特更牛 ?

当代股神巴菲特在他的控股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披露,他投资在能源公司 Energy Future Holdings 的债券中的20亿美元在2010年已经损失了一半,在2011年又亏损了3.9亿美元,如果天然气的价格继续下降的话,有可能把剩下的8.78亿美元的价值全数赔光。

Buffett Says Energy Future Bet at Risk of Being Wiped Out

这当然不是一向坦诚的巴菲特第一次承认失误了,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前巴菲特靠出卖股指期权去赌全球股市长期上涨的操作至今已经出现了67.3亿美元的账面损失,亏损额之大以至于美国证监会已经要求他的公司更清楚地披露事实。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rren_Buffett#Late_2000s_recession

当初巴菲特一直是以擅长分析个股的内在价值才逐渐成为世界首富的,他曾经自己说过他的投资原则就是选择出具有长期获利能力的公司,估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股价远低于内在价值就出手买入,而不考虑其它的市场和宏观经济因素。

可是起码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巴菲特是违背了他自己的投资原则的,因为在第一个操作中他是在通过买进一家能源公司的债券去赌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在第二个操作中他是在利用股指期权去赌全球股市的走向,那两种投资工具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个股价值分析。

如果深究下去,巴菲特之所以开始在个股分析之外的领域里下注,首先或许是由于他现在所操控的资金量过大,其次可能是因为美国股票的历史性牛市在2001年纳斯达克指数崩盘和911事件之后已经宣告结束了,投资形势的变化逼着巴菲特不得不去涉足于他并不擅长的大宗原材料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里去。

我以前曾经写过,在投资领域里市场价格永远是老大,在事实数据面前任何人都得低头,连世界首富巴菲特也不例外。在市场面前总是保持谦逊的态度(Be humble in the market.)是成熟投资人的理性表现。

巴菲特在猜测股市走向和能源价格的时候都有出错导致重大亏损的事情发生,假如还有哪位出来觉得自己比巴菲特更牛、单凭着自己的脑袋瓜就敢断言什么“股市将往南或往北走”、“房子价格到底了”、“USA always #1”之类的狂言并根据个人的主观意见下大赌注操作的话,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

因为在数以万亿美元为计算单位的全球资本市场上,任何个人的言辞和动作都像是在迎着强风吐唾沫 - 自讨没趣。合理的做法是客观地依据事实和数字,永远顺着市场的大趋势走,顺势而为是能保障投资成功的少数几个基本原则之一。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有感于比灵通的左右为难

比兄重仓做空股票被套,现在想平仓又担心一平仓就会被留在山顶上,不平仓的话又得对付每天的 margin call:

http://bbs.wenxuecity.com/finance/2791840.html

其实现在不管做什么都晚了。我猜如果他下决心全部平掉的话,股市真的就有可能在那之后的几天里触顶,市场本来不就是这么玩儿的嘛;如果拖着不动的话,每天的 margin call 也得逼着他一点一点地平仓。反正平仓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与其留着仓位弄一些卖 call 卖 put 之类的小把戏,还不如立马平掉让账户归位,然后总结教训,卷土重来。

 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散户赚不到钱的五个行为”,比兄的操作不幸中了其中的后三点:

3)牛市做空,熊市猜底。SPX 在201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就突破了200天均线,之后几乎就是直线上升。

4)使用高融资杠杆。SPX年初至今只上涨了8.7%,如果没使用高融资杠杆最次有本钱硬挺下去,怎么会有 margin call?

5)忽视或拒不执行止损止赢位。我不知道比兄事先是否设定了止损位,如果没有设定止损的话,如此重仓操作是不合逻辑的。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能与市场这个猛兽斗狠,得顺着它来,就像是有经验的驯兽师那样。只有当市场的“钟摆”明显地到了一个极端的时候才考虑逆势。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看好黄金,可是我不是一味只会做多黄金的 gold bug,当黄金价格远超过其投资价值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卖出黄金止赢,改做股市的反弹:

"再回顾今年的黄金目标价格"

然后当金价远低于其投资价值的时候再买回来,把反弹起来的股票卖掉:

"熊市反弹的游戏到收尾的时候了"

"黄金:$1575"

当然,我在以前根据投资价值指数猜市场走向的时候也有意外和错误的情况发生,比如当我不看好股市的时候,忽然有美联储出来释放流动资金逆转趋势:

"我建议你开始恐慌 4.0"

那我就问自己,是我钱多还是美联储印的钱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我就低头老老实实地按照止赢和止损位平掉银行股的空仓。

时不时地亏损几次没什么,只要是平均亏损额远小于平均利润额,就符合“小亏大赚”(Cut losses short, let profits run.)的原则:

"把亏损变成赢利的第一招"

现在我已经学会决不再猜测市场的走向了,严格地按照量化投资系统操作既省心、又省力:

"ETF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想要把资金在几年内翻几倍的可行性方法也是有的,自然也需要使用融资杠杆,不过只凭自己的本钱去杠杆是比较笨而且高风险的做法,更聪明的做法是从简单地炒股操作过渡到弄懂华尔街金融的游戏规则,那才不愧对之前在市场上所缴的学费。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幻象与现实

自从我在2010年6月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的一档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文字至今(“非诚勿扰”与中国电视上的“和谐社会”),在海外华人圈子里对这个节目“上瘾”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节目的制作方顺水推舟地先后推出了“非诚勿扰”的美国和英国专场之后,甚至现在还有人去追踪在节目上牵手成功的 couples 的后续结果如何。

当时我在那篇文字中曾经写了这样一段:“非诚勿扰有一个颇具自知之明的口号是“只负责邂逅不包办婚姻”。因为参与节目的男女嘉宾们来自全国各地,一男一女即使是在节目上互相有好感、最后配对成功的话,很可能会受到两个人生活和工作不在一个城市的客观条件约束,大部分的结果是“在台上配对成功时感动瞬间,下台后便是分手的时刻”,能够走过约会磨合期、最后走进婚姻殿堂的应当是凤毛麟角,“非诚勿扰”也不统计后续的成功数字。因此“非诚勿扰”只不过是个节奏很快、比较活泼好看的作秀节目,其实不必过於当真的。”

的确是这样,其实这档节目就是一个在电视上吸引眼球的“秀”而已,不用想也知道节目制作方的第一目标是如何不断地提升收视率去获得更高的广告费,而想促成更多的孤男寡女牵手成功只是个提升收视率的必要条件罢了。如果“非诚勿扰”真像它所说的那样是个“大型服务类相亲节目”的话,那么限定男女嘉宾必须都来自同一个地区我想牵手成功率会大幅度上升,可是事实上它并没有那么做。

电视确实是个奇妙的盒子,普通人和普通事经过电视编导们的选拍、摆拍和剪辑之后再放在上面给众多的观众去看也就马上变得不普通了,而且一般人在摄像机面前的表现肯定是与现实中大不相同的,所以就是电视上的所谓“真人秀”也都是些幻象而非现实。假如电视节目能让观众得到一点点瞬间的感动,即使知道它是假的,那么看的一方也应当满足了,起码它在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寻常日子里增添了一点格外的滋味。可如果非要把电视上的幻象延伸到现实中去,那就有点过了,对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参与“非诚勿扰”节目的男女嘉宾们的心里也是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台上牵手,台下分手”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原因吧。

提起有关情感类的电视节目,大概没有比韩国人更会煽情的了。要讲好看度,韩国 MBC 电视台制作的综艺节目《我们结婚了》个人认为要比“非诚勿扰”高出不少,它是一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帅哥美女明星们的演技真不是一般的,感觉上就像与现实生活一样。看了女大男六岁的“生菜夫妇”、中泰俊男美女组合的国际情侣“维尼夫妇”、和活泼有趣、让人忍俊不禁的“亚当夫妇”,不禁让人觉得甚至期望他们的关系是真的。然而现实就是现实,电视上的都是幻象,节目结束后男女之间的联系也就逐渐断掉了。

**********

自姚明之后,如今美国篮球联盟 NBA 正在力捧另一个华裔球星林书豪。撇开林书豪的国籍身份不说,首先他作为黄皮肤的亚裔在黑人球星林立的篮球圈子里做出这番成就,无疑不仅是全球华裔、也是亚裔的骄傲,难怪林书豪爆红之后,前后有几个黑人发言表示嫉妒。

林书豪的成功之路从本质上来说与其它领域中其他人的相当类似,他们都是长期执着于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百折不挠,不管中间经过了多少挫折和失败都不放弃,在充分具备了成功的必要条件之后,一旦机会来临才能以准备好了的状态一炮而红。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林书豪的成功对于全世界的华裔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现在也有人出来说林书豪现象是 NBA 炒作出来的。在蓄意商业炒作这一点上, NBA 的确是有前科的,多年前我就发现 NBA 的联盟决赛中两个队非拖到最后一场才一决胜负的现象是超乎常理的,还因此罢看了 NBA 球赛好多年。 实际上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再加上 NBA 劳资纠纷、并且自身缺乏耀眼球星的这几年里, NBA 的票房和品牌价值都有缩水,正当 NBA 需要像当初迈克尔·乔丹那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的时候,林书豪从默默无闻中一跃而出,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假如 NBA 不趁机强力炒作那才奇怪哪。但是林书豪的成功是凭着自己的真正实力的,如果有外力推波助澜那像是在锦上添花。真心希望林书豪能一直保持脚踏实地的现实态度,不要让林书豪现象变成一场幻象。

**********

 我在“金融骗术的保鲜期”一文中曾写道,最近美国官方让失业率数字下降到了8.3%的“一个动机是与总统大选的选情有关的,假如奥巴马政府无法在选举前至少在纸面上把失业率降下来,让选民们的心情舒坦一点,那么他再次执政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先不说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数字是真是假,反正股市是相信了,美国标普500股市指数年初至今的表现是相当地亮眼:



就连中国的股市在中国央行开始释放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也从底部有所反弹了:



现在距离美国的总统大选日还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奥巴马政府还有相当多的机会让选民和股民们的心情变好。美国经济改善是幻象还是现实?这个问题事先是找不到确定答案的,只有通过试对和试错的动作才能得出结论。

 在“依据事实数字”、决不预测未来、和遵从“投资价值指数”的基本原则下,最合理的做法是,如果“ETF量化投资系统”给出什么样的信号就严格地按照它去操作,即使是在心存疑惑的情况下,因为市场怎么走的真正理由通常总是事后才清楚的。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Wednesday, February 8, 2012

投资不只有股票而已

说起投资,初出茅庐或经验不足的人往往只想得到一种途径 - 炒股票。可实际上能用钱买到的投资资产有好多种,股票只是投资的工具之一,而且很多时候在股市上并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

就拿美国长期国债来与美国股市做个对比吧:

VANGUARD 美国股市指数基金(VFINX)的一年回报率是4.07%
VANGUARD 美国债券指数基金(VBLTX)的一年回报率是25.62%

VANGUARD 美国股市指数基金(VFINX)5年的回报率是0.25%
VANGUARD 美国债券指数基金(VBLTX)5年的回报率是10.06%

再从风险程度来看:

VANGUARD 美国股市指数基金历史上最差的一年回报率是-37.02%
VANGUARD 美国债券指数基金历史上最差的一年回报率是-7.85%

VANGUARD 美国股市指数基金历史上最差的3年回报率是-14.60%
VANGUARD 美国债券指数基金历史上最差的3年回报率是4.85%

也就是说,只要持有该债券指数基金三年以上就至少会有4.85%的增值,为什么呢?如果仔细看一看 VANGUARD 美国债券指数基金(VBLTX)所持有的美国长期债券的细节就可以知道,在今天美国十年期国债的利率不到2%的时候,VBLTX的投资组合中却仍有多年前买进的、面值利息从4.25%到7.125%之多的美国债券:

VANGUARD BOND INDEX FUND HOLDINGS (VBLTX)

所以无论从回报率或风险程度来看,在近几年里债券都是比股票更好的投资。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Friday, February 3, 2012

金融骗术的保鲜期

如果随机地在人群中做一个简单的问题调查:“你可能上当受骗吗?”我想很多人的回答会是否定的。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一般的骗局蒙不了我”。可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他人是常态,而质疑的眼光是不礼貌的,好心泛滥的结果是社会上骗子横行,自以为聪明的人也会受骗,而且骗术得以延续的时间是出奇的长。

就以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的金融“庞氏骗局”为例,他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诈骗全球的犹太族裔富人的勾当,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被骗,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那些被骗的犹太富人都觉得自己不是傻瓜,直到麦道夫骗局被揭露的时候。

还有在2001年倒闭的 ENRON 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自从其首席财务官在1990年加入公司之后就开始在账本上造假,在之后的十一年中不知道有多少不知情的股民被骗。

可是现在市面上最大的骗局莫过于作为“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的了,它近期每个月公布的美国雇佣情况报告简直就是个笑话,连美联储成员们都不相信其统计数字。就以“美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刚刚发布的消息为例,说是雇佣人数在上个月增加了24万3千人,失业率下降到了8.3%,听上去是不是很鼓舞人心?

可是仔细研究一下数据,却发现失业率的下降是因为“美国国家统计局”在一月份里把多达120万人排除在找工作的人群之外:





即使使用“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的数据计算,美国在一月份全部十六岁以上、未参军、未坐牢的人口总数是2亿4千2百多万人,比上个月增加了170万人。如果按照长期工作人口比例65.8%来计算,正常情况下应当有1亿5千9百多万的工作人口,可是“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的报告中却只包括1亿5千4百多万的工作人口,那么少计算的那5百万待就业人口到哪里去了?

如果有人猜是退休了,“劳工部统计局”统计的数字却是55岁以上的工作人数并没有减少:



如果把这被遗忘的5百万人加在“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1270多万失业人数上的话,实际的失业人口应当是1770多万,一月份真实的失业率应当是11.5%而不是8.3%。随着“劳工部统计局”撒的谎越来越大,真实失业率与所报告的失业率之间的差别也扩大了:



难怪美国拥有工作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实际上创下了30年的新低:



“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蓄意造假的动机不难理解,这与美联储操纵债券市场、人为维持超低利率的做法类似,就是与社会大众玩儿心理战,让消费大众觉得形势一片大好,从而可以不心虚地出去到 Mall 里面去用信用卡继续借债购物了。还有一个动机是与总统大选的选情有关的,假如奥巴马政府无法在选举前至少在纸面上把失业率降下来,让选民们的心情舒坦一点,那么他再次执政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不管是谁造就的骗局、也无论它能撑多久,就像一直吹大的气球一样,最终总是要破裂的,毫无例外。而且气泡吹得越大,最后的结果也越惨。在这一点上,与在金融市场上使用高融资杠杆和靠出卖期权赚小钱的结果类似,那两种金融骗术可以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赚钱,会让人像吸毒般的上瘾。可是一旦泡泡破了,就一切全部归零了,道理很简单,如果市场价格下降三成,就会让使用三倍融资杠杆的账户清仓了,如果市场价格下降两成,就会让使用五倍融资杠杆的账户清仓了,那时候之前再长的保鲜期也无济于事了。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

Thursday, February 2, 2012

方韩之争的结果:韩寒已经输了

今天我想偏离我一直专注的有关投资和量化交易系统的话题,就最近在网络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方舟子、韩寒之争说一说我的看法。

我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喜欢看关于收藏类的电视节目。在美国的公共电视台(PBS)上有一个叫做 Antiques Roadshow 的节目,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也有一个类似的节目叫做“寻宝”,这两个鉴定民间收藏品的电视节目从内容到流程上都很相似,可是却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在美国的收藏节目上,先是由民间的收藏者简单说一说藏品的来历,然后由专家比较详细地道出藏品的来龙去脉,最后专家问民间收藏者是否知道藏品的价值,收藏者通常的回答是不知道或者只说出当初的购买价,于是专家估出一个目前大致的拍卖价,有些收藏者喜怒不形于色,有些则作出惊喜状,结果节目的制作方、参与者和观众们都皆大欢喜。可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寻宝”节目中,几乎每个出现的物件都免不了首先必须解决它是真品还是赝品的问题,而且一场节目中的大部分藏品最后都被鉴定为假货,对于这个事实从节目主持人、鉴宝专家、到民间收藏者们的态度上看他们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不仅有假鸡蛋、地沟油、毒牛奶、和包治百病的假药,还有假证件、假履历、靠做假账在中国和美国的股票市场上得以向投资大众发行股票的伪劣公司,以及在新浪博客上访问率高达17亿次的、在一篇文字里把涨跌两种可能都忽悠在内的股评家(博客关注人数却只有9万),难怪高中毕不了业、却能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被捧为"文学天才”、“青年偶像”、和“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的韩寒要受到怀疑了。

韩寒被抬高为"文学天才”、“青年偶像”的动机是不难理解的,如今哪个出版商不为了卖书而大搞形象包装和商业炒作?至于美国的媒体比如《时代周刊》、《外交政策》之类的对韩寒的吹捧则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如果说韩寒博客上的某些文章还可以一读(先不管他白天参加职业赛车比赛、晚上挥笔指点江山的可行性如何),那么早期让他声名大噪的那些作文的水平就见仁见智了,而且韩寒当时作为一名(用粗话说)“毛都没长齐”的十几岁的少年男来说,用那么老道的腔调在涉及到性话题的部分还能写出那么一番调侃的文字的确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方舟子仔细考据也好,还是韩寒举证辩解也罢,对于韩寒的早期作文是不是由其父代笔、口述、或提示的问题估计是永远不会有确定的答案了,因为这个问题不像是韩寒是不是中国最佳赛车手、或中国第一股评家的实战业绩到底如何那样有事实和数据可查。

面对网络上对他的质疑,韩寒先是用重金悬赏的方式赌咒发誓,而后面对方舟子的穷追猛打,才知道方舟子可不像老作家白烨那样脸皮儿薄和软弱可欺,本想踢走土旮旯却踢到铁板上去了,这才在情急之下,对方舟子提起了法律诉讼,可见方舟子这回是真的打到他的痛处了。

韩寒身为“青年偶像”,在其博客中对官方的某些做法一向颇多微词,这回却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名声诉诸于法律,真乃下下策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假如韩寒败诉或者法院拒绝受理,那他就板上钉钉地身败名裂了。即使韩寒在上海的法院里胜诉,在网友和社会大众的心目中也属于胜之不武,因为首先在现阶段法院的公信力并不足以服人,其次方舟子已经声明,诉讼和罚款并不能吓唬得了他,方舟子仍会“宜将胜勇追穷寇”,非把韩寒身上的皮剥干净不可。

在这场纷争过去之后,方舟子的名人打假名单上又增添了一个韩寒,而韩寒此后不管写什么,在公众的头脑里总免不了有个声音提醒说“假的、假的”。可以说,当韩寒无意中把方舟子打假的聚光灯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之前不管是谁辛苦打造出来的、环绕在韩寒周围的光环就立刻消失不见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所以说无论这场方韩之争的诉讼结果如何,在公众的心目中对韩寒的质疑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方舟子说的没错,这场争议的主战场是在网络上而不是在法庭上,在人心这个主战场上,韩寒已经输了。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8731

http://murmuronhudson.blogspot.com/

我在文学城的群组: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view.php?gid=1151